普京飞去赴宴,可他可能没意识到——特朗普已经摆好了鸿门宴,对此,中方早就提醒过了。
而泽连斯基这颗棋子,可能随时被推进盘面。可这场鸿门宴,吃得饱的只有美国,其他人,都要小心别被噎着。
01、会前的承诺与提醒
8月15日,美俄元首会晤地点定在美国阿拉斯加。消息一出,外界立刻把它形容成普京的一次“豪赌”。
在启程前,普京特意给中方打了个电话,郑重承诺——俄罗斯永不背叛中国。
中方的回应很客气,但话里带着分量:
乐见美俄改善关系;
支持政治手段解决乌克兰危机;
复杂问题没有简单的解决办法;
必须做好应对“一切情况”的准备。
这最后两句,其实就是在提醒普京:别太信特朗普的口头承诺,尤其是那种听上去“对你有利”的。
按照最初的说法,这次会谈是三方模式:俄、乌、特朗普。毕竟议题是乌克兰停火,两个当事方加一个调停人,这个构成很合理。
可问题在于——当被问到是否愿意与泽连斯基见面时,普京很直白:“我不排斥,但条件还差得远。”
这句话等于告诉外界,他此行的重点不是直接和乌克兰谈,而是先缓和美俄关系、应对特朗普的压力。
那么,为什么普京要赴美?
俄罗斯经济这几年承压很大,战争开支巨大,如果特朗普真启动新一轮制裁、甚至动用二级制裁,俄方会很难撑下去。
更糟的是,如果美军直接下场,那局势就不只是俄乌战场的问题,而是全面升级。
所以这次飞赴阿拉斯加,对普京来说是一种姿态——我愿意谈,给你特朗普一个“台阶”,也换取美方不立刻加压。
02、特朗普亮牌——领土分割
特朗普这边更直接,在对外表态中明确提到——要谈“土地分割”,用乌克兰让出部分领土换取停火。
而且在普京说“暂时不和泽连斯基见面”后,特朗普补了一句:“普京不需要和泽连斯基会面,也可以和我谈。”
这话信号很清晰:停火谈判可能直接跳过乌克兰当事人,由美俄两方敲定结果。
泽连斯基第一时间表态:“乌克兰的领土问题,寸步不让。”
欧洲各国也很快跟进:“必须参与乌克兰危机解决方案。”
原因很简单——战争打到今天,欧洲付出的代价不比乌克兰小。能源危机、经济衰退、难民潮……现在到关键时刻,美国想独占功劳,让欧洲和乌克兰背“失败者”的锅,这谁能咽得下?
有意思的是,就连白宫内部都出现了不同声音。消息称,美方正在邀请泽连斯基前往阿拉斯加。
如果成真,这意味着特朗普可能并不打算完全抛开乌克兰,而是留着“突然入场”的选项。
这对普京来说,就是一个极危险的场景:
如果他接受泽连斯基的出现,就等于承认俄乌在谈判桌上地位平等,这与他一贯的停火条件相冲突;
如果他当场离席,那就是不给特朗普面子,在对方地盘上翻脸——后果难料。
从安排到可能的“变阵”,这场会晤处处都是陷阱:
安抚欧洲:邀请泽连斯基,让欧盟觉得美国没出卖乌克兰;
试探普京:看看他在面对乌克兰领导人时的反应和底线;
掌握节奏:不管普京走还是留,特朗普都能在舆论上占主动。
换句话说,这是一次无论结果如何,美国都能“占到便宜”的布局。
这种两难局面,正是特朗普想看到的。他要的不是一次彻底的和解,而是一次能够牵制对手、为自己加分的表演。
03、中方早就提醒过
这就是为什么中方在电话中会强调——复杂问题没有简单解法,必须做好各种应对。
一次美俄会晤,无法真正解决乌克兰危机;更何况,这场谈判背后,不仅有美国和俄罗斯,还有欧洲的利益分配、全球的地缘平衡。
对中方而言,立场很明确:支持政治解决,坚持劝和促谈,但不会被卷入某一方的利益算计中。
而在这盘棋里,乌克兰总统更像是一枚随时可以移动的棋子——
美国需要安抚欧洲,就把他推到场上;
美国想快速达成协议,就把他晾在一边;
欧洲要维护形象,就要求他“强硬到底”。
这种被动,让乌克兰的“主权”在大国博弈中显得极为脆弱。
杠杆配资平台哪家正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